国家禁毒办:我国对卡芬太尼等四种芬太尼类物质进行列管

2017年02月16日 15:22:08 来源: 中国禁毒网

    1、什么是新精神活性物质?有什么特点?

    答: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当前,新精神活性物质在全球迅速蔓延,据预测该类物质将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多未列入国际管制目录,具有制造的主观故意性、法律上的非管制性、种类多样性和快速更新性、滥用人群的广泛性、社会危害的严重性等特点。尤其是品种更新速度极快,因为新精神活性物质本身即是为规避法律管制而设计出来的,当某种物质列入管制后,在其滥用大幅下降的同时,很快即有新的替代物质被创造出来。据联合国毒罪办统计,全球已检测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九大类共700余种,远远超过国际禁毒公约管制物质数量。

    2、新精神活性物质社会危害性如何?

    答: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尽管此类物质成瘾性和长期生理损害尚在论证,但社会危害日益显现,吸食此类物质诱发的恶性暴力案件、致幻引起自杀、过量吸食导致死亡的案例屡有发生。如,2012年迈阿密州“啃脸”事件即一吸食卡西酮类物质人员所为。日本研究发现,滥用该类物质导致的暴力犯罪案件是管制毒品的7倍。

    最近备受关注的芬太尼类物质也是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一种,是以芬太尼为代表的人工合成强效麻醉剂,属于阿片类物质。其中,卡芬太尼是芬太尼类物质的典型代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杨森制药公司首次合成,具有类似其他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其药效约为吗啡的10000倍,成人的致死量约为2毫克,强于其他芬太尼类衍生物。据报道,芬太尼类物质自本世纪初起在欧美国家开始出现较大规模滥用。由于此类物质药效较强,极少量的摄入即可对人体造成伤害乃至危及生命,欧美国家已出现上百起滥用芬太尼类物质致死案例。

    3、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情况如何?

    答:目前,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欧美发达国家,新精神活性物质已成为仅次于大麻的第二类滥用物质,滥用人群以年轻人为主。2014年,欧盟官方针对13000多名成员国15至24岁年轻人的调查显示,该群体使用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年度使用比例平均为3%左右,其中爱尔兰、西班牙、法国分别高达9%、8%、8%。2014年欧盟破获48421起新精神活性物质案例,缴获约4吨新精神活性物质。根据2015年11月欧盟官方调查,α-PVP在所有成员国都有发现,造成191人中毒和115人致死。根据2015年美国MTF(预测未来研究)数据,合成大麻素在8年级、10年级、12年级学生中使用率约为4.2%。2015年,美国毒物控制中心收到7779例使用合成大麻素中毒和522起卡西酮中毒的报告。

    (注:欧盟数据来源于Eu 2015 NPS,2016 Eu Drug Report ,2016 Eu Market Drug Report;美国数据来源于2016 National Drug Treat Assessment Summary)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