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警察马东全:引领戒毒者回归的“摆渡人”

2018年10月09日 09:45:18 来源: 大众网

  马东全

  马东全对学员进行文化疗心

  开展活动现场

  8月27日,烟台市强制戒毒所的习艺车间里,百余名戒毒学员正有序地进行缝制加工,四大队大队长马东全从机器阵列里走过,一边巡视一边检查指导戒毒学员的工作。

  习艺劳动,戒毒学员们每周五天的必修课。通过劳动,戒毒学员不仅能在生理和心理上戒除毒瘾,还能学得一技之长,重拾生活信心。

  毒品,不仅掏空人的身体,也掏空人的精神。要把他们拉回正轨,需要用正能量去引导和转化。马东全就是这样一个引导者。从事戒毒工作多年,马东全始终奋斗在戒毒一线,不断摸索戒毒方法,用情感唤醒良知,帮助戒毒人员重塑灵魂。

  铸造“熔炉” 激发学员进取精神

  当天,戒毒学员阿力(化名)的内务又得到了表扬。标准的豆腐块被子,干净整齐的物品摆放,也让阿力看起来更有精神。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马东全给他的表现做上一个优秀标记。

  再有几个月,如果通过考评,阿力就可以走出戒毒所了。有了盼头,他的表现日益积极、乐观。“真要谢谢马大队,是他让我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这与刚入所时的阿力判若两人。妻子与其离婚,父母也断绝了关系,加上疾病的折磨,阿力自觉没有未来,一度几近绝望。

  如何帮助阿力这样的戒毒人员走出泥潭?马东全开展了优秀班组的创建活动,引入了班组长竞争上岗机制。

  内务整理是否合格,习艺劳动是否积极,行为纪律是否达标,以宿舍为单位成立班组,每个月底进行考核,前三名授予流动红旗。同时,鼓励学员参与班组长竞争上岗,在此基础上根据学员日常表现,通过分管警察推荐,大队研究决定,每个班组选出一名表现良好的学员组成自律委员会,激发戒毒学员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营造出一种适合强戒工作、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氛围,能形成正向的熔炉效应,重塑灵魂。”马东全表示。

  让“纪律严明、团结和谐、 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内化于心,让“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的做事理念牢记于心,正是在这样的熔炉中,阿力重新站了起来。参与班组长竞选,主动帮助其他戒毒人员,一步一步向新生活靠近。

  习艺劳动也是熔炉效应的一种。衣物加工、电子零件加工、糕点烘焙……针对不同学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习艺项目和技能培训,在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中,不但增强戒毒人员的体质,也逐渐消除他们的“心瘾”。

  “生理上的脱毒相对容易,但要实现心理的脱毒,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巩固治疗。习艺劳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马东全表示。

  看似简单的劳动,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设置运作,让戒毒学员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信心,就这样一点点重新建立起来。

  在烟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模式不是静止、一成不变的,针对不同学员、不同阶段而不断调整运行。比如,对刚入所的学员,思想教育大多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但对于入所一段时间且表现良好的学员,思想教育则化入日常生活中,润物细无声。

  马东全常在学员餐前饭后来一小段思想教育,主题常来自于最近的事件。学员家属冒着酷暑来探望、学员中发生的好人好事、社会上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都顺手拈来成为他的教材。简短而有力度的讲解,却能给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不但看他们在这里的表现,更看他们踏出戒毒所后,能不能被社会重新认可。不论是习艺劳动还是班组长竞选,都是帮助他们迈出重返社会的重要一步。”

  重在“疗心” 为学员搭建重返之路

  近期,四大队开展了“拥抱亲情 从心开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部分学员家属到所参加。这次活动中,四大队设置了一个特别的环节:为亲人做一次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孝道”。

  回忆起当天的情形,马东全仍记忆深刻。因为积极改造、表现良好,戒毒学员小飞(化名)获得了一次演讲机会。看着台下来探望的父母,原本准备充分的小飞却几度哽咽,直至痛哭失声。而台下,学员和家属也都为之落泪。

  这次演讲,实际上是戒毒所“孝德文化”建设的一次检验。孝德文化建设是第四大队戒毒工作中的一次探索。组织戒毒人员诵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经典和齐鲁文化中有关孝德教育的内容,用亲情来感化戒毒学员,从而树立起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的理念。

  诵读孝道故事,在节日时为家人送一份祝福;让戒毒学员的家人为其录制帮教视频;工间唱歌时间,《父亲》、《母亲》是必唱曲目……孝德教育引领的家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把戒毒学员拉回正途。

  “戒毒就是一场持久战,它需要时间来考验。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警醒,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戒治工作就难以完成。”多年的工作积累和沉淀,马东全对戒治帮教工作有了自己的理解。梳理分析戒毒学员的经历,马东全认为,要真正的戒毒,必须学员从内心割掉毒瘤。

  为更好实现这个目的,四大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疗心”戒毒教育模式。

  所谓“文化疗心”,实际上是几项工作的结合,包含孝德教育、法制教育、自强教育、团队文化等多个模块,采用心理学教育理念,把倾听、共情融入日常戒治生活中,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化解吸毒人员的各种心理症结。

  四大队今年“文化疗心”的规划表上,密密麻麻排满了相关活动。“孝德文化”为主题的团体歌咏比赛,“我运动我健康”的太极拳比赛,“家所互动、共同帮教”的亲情帮戒活动……根据戒毒学员进展不断调整活动内容,激励与批判相结合,“文化疗心”这服对症之药直指病根除毒瘾。

  “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能让他们戒除毒品。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找回自信、找回自我,真正从内心站起来。”马东全说。

  不忘“初心” 肩膀上永远有责任

  晚上10点30分,戒毒学员基本都进入了梦乡,马东全却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查。“睡着了也不能放松,怕出意外。”

  当天是马东全值班。根据值班规定,马东全和另一名干警需要值班24小时,早上8点半之前跟前一天值班的同事做好交班,进行排查后,开始组织新一天的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在岗一分钟,履职60秒。每一分钟,都要绷紧这根弦。”

  对四大队的戒毒学员来说,马东全是管理者,也是帮扶者,而后者的分量显然更重。相处久了,学员们都知道,这个外表高大魁梧的马大队,内心很是细腻。

  四大队每一个戒毒学员,马东全都很了解:了解其性格,其家庭状况,他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点苦恼。这得益于他的一个习惯,随身总带着个小本子。有问题就记下来,整理分析。时间长了,所有学员的情况都深深刻在他脑子里。

  相比于其他公务人员,戒毒干警这个职业少了很多吸引力。封闭的高墙铁网,相对隔离的环境,特殊的工作对象,干警们面对的压力非常大。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马东全和他的同事们默默坚守,始终如一。

  这份职业有什么吸引力?有!看着戒毒学员从刚入所时的颓废、自暴自弃甚至绝望,一点点找回生存的信心和力量,马东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在这里,挽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家庭。

  马东全也有“怕”,怕来戒毒的人多,怕见到“老面孔”。面对这些小到十七八岁,老到近六十岁的戒毒学员,马东全很痛心,但更多的是决心。“到了这里,挽救他们就是我的责任。”

  为了搭建适合戒毒学员的习艺项目,他四处联系,精心选择,慎重敲定。为了挽救学员,他从一个戒毒的门外汉不断摸索学习,从干警管理规范到学员教育模式,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做出成效。为了夯实成效,他琢磨研究社会力量的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凝聚成戒毒工作的强大合力,使戒毒由点向面、由阶段式向延续式不断推进。

  正如戒毒学员刘某所说:“马大队是全心全意在帮助我们,如果不好好戒毒,我们都对不起他。”

  脑海里永远有任务、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在马东全的带领下,烟台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四大队自开展工作以来,实现无毒品流入、无戒毒人员脱逃、无非正常死亡、无所内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疫情的“六无”目标。

  戒毒所的墙很高,只能看到不大的四方的天。在这里,马东全和戒毒干警们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也很坚定——打开那扇门,让戒毒学员能走出去,重新看到外面广阔的天。 (大众网记者 孙毅 张相萍)

[责任编辑: 楼鑫(见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