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浏华:缉毒前哨一雄鹰 “火眼金睛”斩毒源

2018年02月06日 08:20:36 来源: 中国警察网

    在流动警务站一线坚守9年,带领查缉队员与形形色色的毒贩作斗争,每年查获的毒品量都在300千克以上……他就是李浏华,现任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是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公安楷模”。自2008年担任青龙厂流动警务站站长以来,他与战友并肩作战,堵截毒品流向境内,令毒贩闻风丧胆。

    不怕困难 扼守禁毒“雄关”

    在云南昆明通往泰国曼谷的昆曼国际大通道上有一个小镇叫青龙厂,这里是“金三角”地区向我国“南线”渗透毒品的重要过境通道,青龙厂流动警务站就设在这里。

    警务站刚建立之初,条件异常艰苦。全站20余名队员在一栋已经废弃的老旧危房里办公,三五个人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屋里。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房内到处漏雨。他们还要专门派人通宵站岗,观察房屋背后山体的情况,一旦出现险情立刻通知所有人撤离。

    警务站10余千米外就是云南最炎热的元江坝子,夏天最高气温曾达43摄氏度。炎热的夏季,队员还要穿着厚重的防弹背心,在晒得滚烫的高速公路上设卡检查过往车辆。一天下来,队员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防弹背心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冬季,警务站由于处在峡谷风口,气温骤降到零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

    就是在这样恶劣艰苦的环境里,李浏华和战友九年如一日,创造了骄人的战绩。据统计,2008年至2017年底,李浏华和全体队员共查破毒品案件45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00名,缴获毒品2.9吨、制毒物品20吨,查获涉案车辆300余辆。

    不畏艰险 不让毒品从手上溜过

    青龙厂流动警务站成立之初,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李浏华和战友白天黑夜拼命地查,但收获甚微。

    为了取得战果,李浏华阅读大量禁毒业务书籍,上网查阅各地的查缉工作,了解新的藏毒方式和贩毒路线。一学到好的经验,他就传授给每一名民警。

    平时,每查获一起案件,李浏华就会召开经验交流会,由发现线索的队员谈体会,大家共同讨论总结经验。针对毒贩利用交通工具藏毒运毒日益猖獗的情况,李浏华组织大家认真研究各种车辆结构,分析容易藏毒和被忽视的部位。针对人体藏毒,李浏华总结出了一套通过口音、籍贯、职业、出行路线及察言观色来发现线索的方法。9年来,他们在战中学、学中练,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琢磨,他和战友总结出“十大查缉战法”和“毒贩百种藏毒手法”的经验。

    2013年5月3日,李浏华像往常一样带领队员开展公开查缉。上午10时,一辆大型物流货车开过来,他仔细查看货物清单,发现一半以上货物没有货物名称,收发货地址和姓名均填写模糊。凭多年的经验,李浏华敏锐地察觉到车上的货物有问题。然而,要检查大货车是极其不容易的,一车货物几十吨,不仅自己要把货物搬下来,检查完还要把货物装好。李浏华带领队员爬上车厢一件件地翻查着货物。此时正是元江河谷最热的季节,地面温度达40余摄氏度,不到一小时大家已汗流浃背。有队员提出能否进行抽查,可他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疑点,我们就要百分之百地检查,决不能让毒品从手上溜走!”

    终于,经过3个多小时的检查,李浏华和队员从400余件货物中,查获藏在2个纸箱内的毒品冰毒50千克。

    不惧生死 缉毒前哨铸警魂

    “缉毒,誓死捍卫群众健康幸福生活。”这是李浏华日记里的一句话。从事禁毒工作以来,他长期坚守在一线,无数次与毒贩展开生死较量。

    2012年的一天,他和战友押着3名毒贩到附近山上指认藏毒地点。半个小时后,当他们走到一处悬崖边上时,毒贩突然对李浏华和战友进行疯狂袭击,妄图抱住他们滚下悬崖同归于尽。李浏华眼疾手快,一下就死死控制住对方。随后,在毒贩的指认下,李浏华找到了一个行李包。当他正准备打开包检查时,毒贩对他说:“里面有炸弹。”但李浏华丝毫没有退缩,一边让战友控制好毒贩一边一人靠近行李包,小心翼翼地把拉链慢慢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包包毒品。事后,毒贩说:“我故意吓唬你,看你敢不敢打开。”

    9年来,青龙厂流动警务站共查获持枪贩毒案14起,缴获制式手枪16支、子弹647发,无一人流血牺牲,创造了云南禁毒史上公开查缉中无一人伤亡的战绩。

    2009年,青龙厂流动警务站被公安部授予“全国禁毒堵源截流先进集体”。2017年,李浏华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同年获评“公安楷模”。

    2016年8月,李浏华晋升为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支队长,他仍然分管警务站的工作,隔三岔五都会到警务站,和年轻民警并肩战斗。“青山陪伴着我,星星疼爱着我,日夜坚守在国道线上,缉毒工作我最执着……”这是青龙厂流动警务站的站歌,每日交接班仪式上,歌声都会在大山深处久久回荡。(本网记者 马燕 通讯员 黄华)

责任编辑: 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