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娟:看守所里的一盏明灯

2016年04月12日 14:39:49 来源: 福建法治报

冯晓娟

  冯晓娟

    她的一天,需要扮演多个角色。有时,她是一个严厉的干部,她的指令让人无法抵抗;有时,她是一个慈爱的母亲,她的关爱让人心生暖意;有时,她是一个知心的朋友,她的开导让人胸怀开阔。她就是永安市公安局看守所女民警冯晓娟,一个与700多名女性在押人员打过交道的人。

    她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干部

    52岁的冯晓娟有一脸灿烂的笑容,与她交谈时总伴着爽朗的笑声。然而对待工作,她却有着特有的沉着和谨慎。

    刚进入看守所的头几年,她总是会担心管教人员脱逃或发生其他意外。一次,她甚至梦见和同事带着一名在押人员去医院看病时,在押人员趁机逃跑,她与同事一边追赶,一边打电话向所长汇报情况……直到惊醒过来,才发现是虚惊一场。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她工作起来就更加谨慎和认真。

    2003年,看守所接到上级通知,要将2000年以来的在押人员信息补录完整。那时,还没有公安信息网,信息查询极不方便。冯晓娟一有空就钻进各种材料里查询和补录信息,并向检察院借来同时段的起诉书,将所需信息收集起来。整整3个月,她就住在看守所宿舍,每天加班至深夜。而她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2005年,她获得了“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那年,她儿子上高一。“还好他很听话,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冯晓娟开心地说道。

    清点人数、查看门窗、询问重点病号、进行监室巡视、找新收押人员谈话、组织监室开展文娱活动……每一项工作都细致有序地进行着。

    她温暖了一颗颗冰冷的心

    一个小小的看守所,里面流动着形形色色的人,大吵大闹的、绝食的、自残的、撞墙的……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冯晓娟都会及时找当事人沟通,找到症结所在,并尽可能地开导和帮助她们。

    2014年3月,因陷入传销组织而涉嫌非法拘禁他人的罗某梅被送进看守所。19岁的她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刚进来时总爱在监所内惹是生非,身体却十分虚弱。生性怪癖的她自私、冷漠,与其他在押人员关系紧张。一天,她在看守所内大哭大闹,捂着肚子,不断用头撞墙。

    冯晓娟赶紧向她询问情况,才知道她这是痛经难忍。给她吃完药也不见效果后,又给她请来医生进行挂点滴,才缓解了她的痛苦。得知罗某梅15岁就步入社会,冯晓娟认为她是不懂得保养身体,营养不良才导致痛经这么严重,于是给她带来姜粉、红枣、花生。吃了几个月后,罗某梅起色好转,见着冯晓娟时都会微笑地招呼道:“干部好!”她也早已融入了集体生活。

    她让迷途者重拾生活信心

    2007年5月,冯晓娟收到一条短信:“干部,你猜猜我是谁?”冯晓娟想了一会儿回答道:“你是周某。”“干部,你怎么知道是我呢?”“我算了一下时间,大概是你。你减刑了?”“是的,我听了你的话,好好改造,减了半年的刑。”

    给冯晓娟发短信的周某是一名吸毒人员,2004年10月12日,正在贩毒筹集毒资时被抓。此后,处于脱毒状态的她,眼泪和鼻涕经常不自觉流下,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为此,冯晓娟都会安排人照料着她,帮她清洗脏衣裤。

    冯晓娟不愿看到周某这辈子就这样被毒品毁了,经常找她谈心,并给她看一些可爱宝宝的照片,跟她说:“你这个年纪本也是可以当妈妈了,到监狱后好好改造,争取减刑。出去后,找一份正经的工作,以后生个健康的宝宝,那日子就好过了。”周某听完后,流着泪对冯晓娟说:“干部,不管我被判多久刑,我一定好好改造。”

    两年后,周某出狱后不久便给冯晓娟发来感谢短信,随后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法律无情,执法有情。”周某拉着冯晓娟的手说:“干部,是你救了我,我以后再不碰毒品了。”

    面对每一个迷途的人,她都像朋友一样,陪她们聊天,了解她们的成长轨迹、家庭背景,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触动对方的情感弱点,让她们认识到现在的缺憾。同时,她也用自己的知识开导她们,让她们对美好的未来有各憧憬,重新规划人生。冯晓娟就这样用关爱和智慧成功教育感化了一批批被监管人员,像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为迷途的人指引前进的方向。

    (记者 孙文 通讯员 张建情)

责任编辑: 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