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

2015年08月07日 10:01:13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鸦片战争》/英蓝诗玲 著/刘悦斌 译 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

  《鸦片战争》/英蓝诗玲 著/刘悦斌 译 新星出版社2015年7月

    王淼

    对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叙事基本上将其定性为“中国军民抗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的第一次战争”,而被雕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一侧的“肌肉健壮的中国工役将英国鸦片抛入虎门销烟池的轮廓”,也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的经典场景。那么,涉事另一方的英国人又是怎样看待鸦片战争的呢?英国学者蓝诗玲的《鸦片战争》,即是一部以别样的视角重新审视鸦片战争的著作。作者在书中不仅力求还原鸦片战争的真实细节,同时也致力于消弭中国普通民众和英国普通民众之间对这场战争理解上的巨大分歧,进而提醒那些“健忘的英国读者,我们国家过去曾经从事过鸦片贸易”。

    谈鸦片战争,首先需要追溯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交流史——自18世纪90年代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开始,中英之间交流伊始就存在着极大的偏差和误解。中国向以“天朝大国”的心态面对“西方蛮夷”自不待言,英国方面则先后经历了对中国从神秘到怯魅到蔑视的转变。我们一向把鸦片视作邪恶的外国人强加给中国的无助无辜者的道德毒品,其实自17世纪中叶起,中国吸食鸦片的人数大幅增长,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人以顺水推舟的方式在中国站稳了脚跟。蓝诗玲认为,英国人在中国倾销鸦片只是受利益所驱,是英国商人贪婪、务实的反映,其间并不存在“把中华帝国变成毒品奴隶的精心设计的阴谋”,而鸦片之所以在彼时的中国大行其道,其本质应该是英国商人与中国瘾君子之间“费心劳神、互相勾结的产物”。

    以这种推论为前提,蓝诗玲详细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前因和后果。对于中方来说,鸦片的消费使得经济发展停滞,军队战斗力下降,社会秩序出现形形色色的问题,可谓万恶丛集的渊薮;对于英方来说,销售鸦片可以获取巨大的利润,是平衡贸易逆差的有效手段,他们希望得到他们在中国想要得到的一切,为此不惜发动一场以鸦片为名的战争。

    与头绪纷乱并日趋尖锐的国内矛盾相比,清廷起初并未将中英之间的矛盾放在眼里,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自家的“内政”居然会引起一场“国际纠纷”。而鸦片战争的两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中方的林则徐虽然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但他骨子里并非仇外排外的人物,而是一位醉心于漕运管理、做事细心的传统官僚,他对英国的茫然无知,意味着他基本上不能发现问题的焦点。英方的义律则只是“既有责任心,又于心不安;既伪善,又自欺”的“英国政府的一个疲倦的仆人”,他对于鸦片的敌视,使他一直处于矛盾的纠结之中,他对于英国政府的责任心,则让他成为鸦片战争的直接发动者。

    在当代中国关于鸦片战争的叙述中,英雄与恶魔之间有着一条非常明晰的界线;在英国方面,则极力淡化这场战争,以掩盖自己曾经以武力要挟清政府,并在文明和进步的幌子下为保护非法的毒品贸易而发动战争的事实。应该说蓝诗玲的著作,有助于我们找到中英双方如何一步步走向战争的客观原因,了解近代西方文明背后的霸权主义本质,以及英国强迫中国加入由它主导的国际体系时,所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伤害。

责任编辑: 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