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毒瘾还学会了感恩

2015年06月25日 09:04:26 来源: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刘百军

    “在这里,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比原来要好,作为未成年人,受到的关爱也多。我不仅戒了毒瘾,还学会了感恩。”6月19日上午,在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17岁的戒毒人员李丽向《法制日报》记者说。

    为规范未成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戒治质量,保障未成年戒毒人员合法权益,2014年以来,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先后在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和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专门机构,对未成年吸毒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教育。

    “我们通过对200余名未成年吸毒人员的调研分析和详细交流,得出未成年吸毒人员吸食毒品侧重于新鲜好玩,这与未成年人好奇心重等年龄特点分不开,这为我们的教育矫治工作打开了思路。”云南省戒毒管理局教育处处长张雪波说。

    “省女所2014年6月4日成立女性未成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专管中队,一年多来,不断摸索完善适合未成年女性的戒毒工作模式,总结形成了以生命、心理、文化、法制四个教育维度为依托,以成长教育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生命成长教育模式。一年来,累计收治40余名女性未成年戒毒人员。”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魏凤玲表示。

    魏凤玲告诉记者,“四位一体”生命成长教育模式倡导警察与未成年戒毒人员构建平等、和谐、互动的教育关系,在尊重未成年戒毒人员受教育的主体地位时,关注其成长需求和情感变化,专管警察用爱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用人格魅力感染她们,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有序的教育氛围。

    “我们组织未成年戒毒人员推选班长对班级进行管理;宿舍布置充分考虑了女性未成年人的个性特点和喜好;提高伙食标准,还专门制作营养食谱,每周都有蔬菜、鱼、肉、豆、蛋、禽类的营养搭配,每日定量发放鸡蛋、牛奶和水果;在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保障各类教学课程顺利开展。”云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李雪梅向记者介绍。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未成年人大队大队长胡荣坤向记者介绍,该大队是全省唯一一个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员专管大队,于2014年6月16日开始正式收治男性未成年戒毒人员,现已累计收治来自16个州市的未成年戒毒人员200余人。

    “为增强未成年戒毒人员的成人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自2014年以来,我们已先后为70名未成年戒毒人员举行成人礼,提高了学员们的责任感。”胡荣坤说。

    “未戒大队做到了三个转变:管理型队伍向服务型队伍转变;警察身份向警察、教师双重身份转变;管理场所向特殊学校转变。同时与教育部门协调沟通,及时转入或者重新建立未成年戒毒人员个人学籍档案,进一步确定其既是戒毒人员又是在校学生的双重身份。”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高树钊说。

    昭通市巧家县居民李明是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未成年解戒人员。今年3月4日,他顺利到该所所属子弟学校学习计算机应用中职课程,学校为其身份进行了严格保密,减免了所有学杂费,还为其申请到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

    “李明这一案例是省一所贯彻落实云南省‘三九一’戒毒模式的一个很好的范例。通过2013年的试点开展和2014年的全面推进,‘三九一’戒毒模式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矫治流程,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未成年人和艾滋病吸毒人员两个特殊戒毒群体的专管工作也都很好地贯彻了‘三九一’戒毒模式的精神。”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副局长陈欣说。

    (文中戒毒人员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