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国家禁毒委员会网站 微信 微博
广东海南毒贩借助跨海轮渡运毒案快速增长
2014-07-10 14:19:0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10日披露,连接海南与大陆的粤海铁路轮渡逐渐成为毒品运输的重要枢纽,广东和海南的毒贩利用过海小汽车藏毒运毒、通过长途大巴“人货分离”式带“货”成为重要运输方式,毒品犯罪渐呈大宗化、合成化趋势。

    粤琼毒贩将目光投向跨海轮渡

    2003年1月以来,随着粤海铁4艘跨海轮渡的投入运营,除承载火车外,通过轮渡进出海南的汽车及散客快速增长。据统计,2014年春运期间,粤海铁路轮渡共发送旅客67万余人次。其中粤海铁南港累计安全输送离岛旅客38.1万人次,汽车5.6万辆(平均每天1400辆),与13年春运的29.3万人次、4.5万辆车相比,分别增长30%、24%。但随着天堑变通途,毒贩们逐渐将目光投向了这条交通枢纽。

    报告指出,利用粤海轮渡运毒在2012年以前并不多见,2012年被起诉的仅为3件。近两年却突然爆发,2013年达21件(其中二审6件),今年1-5月就有14件(其中二审6件)。

    在上述由广铁中院和肇庆铁路运输法院(基层法院)审理的38个案件中,一审案件共26件30名被告人,二审12件13人,在30名被告人中,有15人被判处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8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并处没收财产。被判处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人数高达77%。

    法官经调研发现,毒品运输呈由大陆向海南流动的单边趋势。在数量上,毒品运输渐呈大宗化趋势,26件一审案件的毒品总量超过101公斤,超过500克的案件占61%。几百克、几公斤的案件已成常态,甚至出现几十公斤的毒品案,如被告人吴某乘坐大巴车将47.8公斤的氯胺酮(俗称K粉)从广东惠东带到粤海北港码头,在轮渡上被民警查获。在毒品种类上,冰毒、氯胺酮等新型合成毒品逐渐占主导地位。

    运毒分子“6多1少” 吸毒者占93%

    据广铁中院统计,职业上,利用铁路轮渡运毒的多为无业人员和农民,占84%;性别上,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仅1人);户籍上,广东和海南本地人占到76%,其中海南人占37%,广东人占39%;学历上,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学历;年龄段则主要集中在30到40岁之间;而从是否吸毒来看,吸毒者占到了93%。

    上述人员中,不少被告人均以运输毒品罪定性,而上线和下线的毒贩却无法及时归案。调研人员称,打击毒源不力一方面与其反侦查意识强、手段隐蔽有关;但与受多地多部门管辖、沟通协作效率不理想亦有一定关系。

    缉毒主要靠“察言观色”

    在破获的轮渡运毒案中,利用小汽车藏毒带毒是一个重要途径。犯罪分子往往将毒品装进饼干、饮料、茶叶、香烟、衣服包装袋中藏匿在汽车尾箱、手套箱、扶手箱等处,此类案共11件,占总数的42%。

    而更常见的方式是乘坐过海大巴,采用“人货分离”式运毒,毒品夹在大件行李中放在大巴车行李舱。一旦被抓,罪犯便矢口否认,此类案件占到了总数的58%。

    但调研者在对案件仔细研究后发现,绝大多数作案者均因“神色慌张、言语支吾、形迹可疑”被查获,办案民警的火眼金睛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缉毒犬、大型扫描仪或手持式扫描仪等高大上的设备却不多见。

    院长建议:扼住粤海毒品运输的咽喉

    针对粤海铁路轮渡毒品运输快速攀升的态势,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院长田凤云在接受采访时称,有必要将铁路轮渡列为毒品控制重点地区,在广东、海南两省禁毒中布局谋划,以期紧紧扼住粤海毒品运输的咽喉。

    由于跨海轮渡涉及粤琼两省,报告建议,广东与海南、铁路与地方需加强协作,建立专业数据库和沟通渠道,组建码头与轮渡专业缉毒队伍,配置专业毒品检测设备和缉毒犬,对过海小汽车、大巴车及旅客形成“人、机、犬”互为补充的查缉机制。

    考虑到运毒者绝大多数为吸毒人员的情况,有法官建议,铁路轮渡可仿照飞机和火车的做法,采取购票实名制,将身份验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判断车主身份)与缉毒数据库链接,以方便警方及时锁定嫌疑人,快速侦破案件。

    鉴于带毒人员84%属无业和农民,学历上绝大部分为初中以下学历的现实,调研人员提出,相关部门可以在码头和轮渡上,通过文字、图像、视频、广播等载体进行全面立体的禁毒宣传,以期对毒品犯罪分子进行教育和威慑。(索有为 马远斌 陈雪梅)

责任编辑: 孙凡
 图片图表: